朗读者:刘支锦
党群综合行政部
立春简历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,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°时为立春。
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“立”是“开始”的意思,自秦代以来,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。春是温暖,鸟语花香;春是生长,耕耘播种;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,都被称为春天。
所谓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,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,叫春节(到民国后被易名)。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,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。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、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,祈求丰收。回来之后,要赏赐群臣,布德令以施惠兆民,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,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迎春活动。
立春饮食
食春盘: 春盘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,主要是取生菜、瓜果、饼、糖放盘中为春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。盘里主要有:果品、蔬菜、糖果、饼、饵五种。蔬菜主要有:豆芽、萝卜、韭菜、菠菜、生菜、豆子、鸡蛋、土豆丝。
咬春: 立春这一天,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,叫做“咬春”,因为萝卜味辣,取古人“咬得草根断,则百事可做”之意。除了吃萝卜,各地还有吃春盘、春饼、春卷等习俗,也都可以叫做“咬春”。
立春习俗
春耕:春耕秋狩,周礼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,到东郊迎春,并举行祭祀句芒神的仪式,见《礼祀·月令》。汉代仍承此俗。
打春:民间扎春牛,用鞭打之,谓之打春。
春社:民间游行舞龙,糊春牛,祭祀社神,并占新春气候,占风向,望云气,占岁成。
春游:民间要踏春,妇女戴春胜。
立春之“三候”
中国古代一些著作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:“一候东风解冻,二候蜇虫始振,三候鱼陟负冰。”
一侯东风解冻:说的是在立春节气的前五天,温暖的东风阵阵吹来,寒气渐散,大地回暖开始解冻。唐代诗人李贺有诗云“东方风来满眼春”,可见这东风一吹,中华大地便春回人间。
二侯蛰虫始振:又过五天,天气已经不再那么寒冷难耐,洞中冬眠的小虫子们、小动物们也都渐渐苏醒过来。
三候鱼陟负冰:再过五天,气温持续升高,山间的积雪慢慢消融,河流中结的冰也在阳光的照射下融化,鱼儿破冰而出,在水中欢乐游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