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读者:李秋芬
盘州市城兴土地开发有限公司 土地开发项目工程部负责人
一、秋分的简介与来历
(一)秋分的简历
阳光温暖,落叶秋分,大家好,这里是城兴之声,我是李秋芬,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,秋季第四个节气——秋分,秋分代表秋季中间,昼夜等长,昼夜温差逐渐加大,气温逐日下降。
(二)秋分的来历
关于秋分的来历,在我国古籍《春秋繁露:阴阳出入上下篇》中说: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,中秋节由“秋夕祭月”演变而来 。2018年6月2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的批复发布,同意自2018年起,将每年秋分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
二、秋分的饮食
秋分饮食有“三宜八忌”,分别为:宜清淡膳食、宜常吃蔬果、宜多喝水;勿吃油腻和重口味食物、勿暴饮暴食、勿在吃火锅时只吃肉、忌贪吃生冷食品、忌盲目控制饮食、勿盲目进补、忌盲目吃蟹、勿多吃月饼。
三、秋分的习俗
中国人那么多习俗,但我们却不觉得麻烦,每个习俗,都是种仪式感。仪式感让我们在这一天,过得与平时不一样,发现更多的人生价值。秋分的习俗,也不例外。
秋祭月,一方桌子,摆上贡品与月饼,这是对秋月的崇拜,也是中秋的起源。
吃秋菜,采摘秋菜(野苋菜),与鱼肉“滚汤”,全家一堂饮下,顺口溜有言:“秋汤灌脏,洗涤肝肠。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”。
送秋牛,古时候,口齿伶俐的秋官,会挨家挨户送秋牛图,说上几句吉利的秋话,讨点钱花。
竖鸡蛋,但凡春分、秋分,鸡蛋更容易竖立起来。
无论是旧习俗还是新仪式,都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。正如王小波所说:“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,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。”
秋分的习俗仪式,让家人齐聚一堂,无论是秋祭月、吃秋菜还是竖鸡蛋,都在说明,这一天与往常不一样。
这便是秋分,最有诗意的生活。
四、秋分养生
秋季天气干燥,主要外邪为燥邪。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,故多见于温燥;秋分之后,阵阵秋风袭来,使气温逐渐下降,寒凉渐重,所以多出现凉燥,就得坚持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,提高抗病能力。在饮食调养方面,应多喝水,吃清润、温润的食物,如芝麻、核桃、糯米、蜂蜜等,可以起到滋阴润肺,养阴生津的作用。
养生不分年龄,而是对健康负责的态度。每一个节气,都象征着气候的变化,顺应节气养生,才是对自己身体负责任。顺应自然规律,早睡早起,饮食润肺,精神保持平和,这是秋分养生的关键。
五、分享
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。
渐冷的天气,谁也逃不开惆怅伤感的状态,但秋分并非孤寂,而是一种宁静。
春天的生机勃勃已经过去,夏天的吵闹喧嚣也都成了回忆,秋天,才是我们现在要过的日子。
刘禹锡的《秋词》有一句诗:
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
秋的宁静,不正是如此么?
秋是无形的力量,枯黄的落叶引人深思,满地的金黄促使我们放慢脚步。田里的谷物,低头其实是成熟。下半场没有如火的热情,却有发自内心的温暖。
动听的是丰收的家常,历经春的播种,夏的耕耘终成硕果,不负时光,金秋终不负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