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,你好
朗读者:段全一
盘州市城兴土地开发有限公司
土地开发项目工程部工作人员
传统
端午安康
端午节,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,有端阳节、龙舟节、重午节、重五节、天中节等二十多个别称,是汉族、水族、纳西族、藏族、彝族、傣族、仡佬族、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。
端午节的起源
端午节起源于中国,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的图腾祭祀节日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端午节逐渐与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的故事相联系,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。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,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忠诚与爱国精神,将此日定为端午节。此外,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等的说法。自古以来,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和食粽子的传统活动。
端午节的习俗
吃粽子:端午节的传统食品,通常用糯米包裹各种馅料,外面用竹叶包裹蒸熟。
赛龙舟:在节日期间举行龙舟比赛,以纪念古代诗人屈原。
戴长命缕:用五彩线编织的长命缕,挂在门上或佩戴在身上,寓意保佑安康。
饮雄黄酒:在端午节饮用雄黄酒,传统上被认为可以驱邪。
这些习俗体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。
端午节的故事之纪念屈原
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,生活在春秋时期的楚国。他倡导改革,主张富国强兵,但因遭到权臣的排挤而被流放。在流亡期间,他写下了《离骚》等不朽诗篇。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陷楚国都城,屈原心如刀割,于是选择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。为了纪念屈原,后人每年在这一天举行赛龙舟和吃粽子的活动,以表达对他的哀悼和敬仰。
城兴之声陪伴你的每一个月,我们下期再见~
上一篇:城兴之声 第二十六期:元旦快乐
下一篇:城兴之声 第三十期:五月的风